淮滨县政府工作报告之“十二五”成绩单
| 招商动态 |2016-04-25
十二五成绩单
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
去年全县生产总值140.4亿元,年均增长10.5%,高于全市0.8个百分点;
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46.7亿元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1.3亿元,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.8亿元,均比2010年翻了一番;
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.1亿元,是2010年的2.8倍;
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48.5亿元、贷款余额58.8亿元,分别是2010年的2.6倍和2.4倍。
工业发展实现新突破
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,绘制主导产业发展图谱,实施集团化引进集群化发展,初步打造了纺织、食品两大产业联盟。
招商引资,累计签订企业项目122个,实际到位省外资金51.6亿元。
县产业集聚区累计入驻企业125家,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8亿元,顺利进入全省50强、一类和“一星级”产业集聚区,并荣获我省5A级最佳投资服务金星奖。
三农工作取得新成效
新建高标准粮田35.5万亩,粮食总产实现“十二连增”。
农业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,连续三年夺得“信阳精神杯”奖牌。
大力推广弱筋小麦种植,“中国弱筋小麦第一县”品牌逐步叫响。
新型经营主体2000余家,其中5家企业被评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。
在全市率先实施洪河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,成功签订全省第一单土地信托流转合同。
发展支撑得到新提升
新建淮固、淮息高速公路,新增G328线和淮河特大桥项目,结束了淮滨没有国道、不通高速的历史。
建设淮河淮滨物流港,“公铁水一体化”立体交通体系逐步形成。
争取全国小农水重点县等上级投资项目266个,落实上级投资近50亿元。
社会建设步入新阶段
县财政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82.4%。
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1139元和8837元,分别是2010年的1.7倍和1.9倍。
城镇新增就业34118人,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4202人。
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.6万户,3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,5.8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。
城乡低保、医疗保险、养老保险、社会救助、残疾人和社会福利等事业长足发展。
城乡面貌呈现新气象
县城框架拉大到44.8平方公里,建成区面积24平方公里,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6.2%。
创建省级卫生乡镇11个、省级卫生社区10个、省级生态乡镇2个、省级生态村14个、省级园林单位(道路)5个、省级文明单位16个,成功蝉联“省级卫生县城”和“省级园林县城”称号。
七项工作重点
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,持续提高发展质量效益
1、持续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。完善基础设施,加强企业服务,加速项目建设,壮大产业联盟。
2、持续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。
3、持续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。提升传统服务业,培育新兴服务业。
4、持续挖掘需求潜力。发挥好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和民间投资的主力军作用,优化投资结构,提高投资效益。
着力统筹城乡发展,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
1、坚持高标准规划。
2、坚持高质量建设。
3、坚持高水平管理。启动提升县城管理水平三年行动计划。提高环卫作业标准,扩大环卫作业范围。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,提升六城联创水平。
4、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。认真落实推进城镇化系列政策措施,统筹解决农民举家进城的就业、就医、就学、住房等问题。
着力发展现代农业,持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
1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。持续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粮田建设,加强“粮安工程”建设,提升优质弱筋小麦品质。
2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。加快形成结构合理、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的农产品有效供给,加快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,推进主食产业化和粮油深加工,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工程,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。
3、深化农村改革试验。
4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。新建农村公路70公里,改造危桥202.2延米。抓好美丽乡村示范创建,实施“五改”工程。
着力厚植区域优势,持续增强发展后劲
1、提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。加快推进商务中心区、G328线和淮河特大桥、新城区客运站建设。大力推进淮河淮滨物流港、淮滨至豫皖界高速公路、淮滨至息县航运工程、新增G220线、淮滨物流园区等重大项目尽快实施。
2、提升人力资源保障能力。积极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,大力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、管理人才,着力创造吸引人才、培养人才、留住人才的优良环境3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。积极引进新的创新型企业、创新型团队和创新型项目,着力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。
着力扩大改革开放,持续增添发展活力
1、深化重点改革。加快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,继续精简审批事项和办事流程,深化行政体制改革、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财税改革。
2、扩大对外开放。主动适应国家开放战略新要求,积极融入国家“一带一路”战略,着力打造开放平台,创新招商工作机制,突出抓好开放招商。
着力保护生态环境,持续提升发展能力
1、强化污染治理。全面加强大气污染治理,推进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治理工作。
2、狠抓源头预防。严格落实环保“负面清单”制度,实行污染企业退出机制。
3、加强生态建设。持续实施林业生态县建设提升工程4完善监管机制。严格落实法律法规,建立健全企业排放许可、网格化监管、评价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。
着力加强社会建设,持续增进人民福祉
1、打好脱贫攻坚战,确保全年实现9600人稳定脱贫。
2、继续稳定扩大就业,确保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和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目标。
3、不断完善社保体系。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,统筹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,做好养老事业和“三留守”关爱工作。
4、提高教育发展水平。加快农村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学前教育推进工程项目建设,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。
5、推进健康淮滨建设。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,做好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。
6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。努力做好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,打通文化惠民工程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7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。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,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。
奋进“十三五”
“十三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: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以马克思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按照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和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,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,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,认真落实河南省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和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,以“一个载体、四个体系、六大基础”为战略重点,以“富民强县”为核心,以项目建设为抓手,以“打造水景生态园林城市,加快建设大别山信阳淮滨港经济综合示范区,积极培育河南轻纺服装加工基地、中原食品加工研发基地和内陆船舶制造维修基地”的“一城一区三基地”为发展定位,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,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为全面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。
▼点击“阅读原文”下载淮滨百姓网App与网友在线交流